安全文化故事:戈壁深处的“安全磐石
发布时间:
2025-06-04 11:31
来源:
天山南麓的戈壁滩上,寒风裹挟着砂砾呼啸而过。
特能集团江南化工新疆天河新疆中岩恒泰梅斯布拉克项目部爆破作业区内,新进爆破员杨靖正麻利地挥动铁锹向爆破孔填塞碎石,扬起的沙尘混着汗水糊在脸上,安全帽下淌出的汗水在沙地上砸出焦黑的坑。走到第三个爆孔时,班长陈杨的眉头皱了起来。他蹲下身,用工具测量填塞深度,他攥着测量工具的手背暴起青筋,测量工具从填塞孔中缓缓抽出——“3米!大块砾石这么多!”他猛地起身,沾满沙尘的脸被烈日灼得通红,“填塞深度少一米,碎石大如拳头,你们当这是垒羊圈? 徒弟杨靖用袖口抹了把糊住眼睛的汗,声音发虚说:"4米要求太死板……这些填塞物方便得多,再说重新填塞多耽误时间啊。" 陈杨严肃地说:"爆破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作业都关系着安全和质量。填塞深度不够,轻则影响爆破效果,重则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咱们不能为了赶时间就忽视细节,安全和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爆破队,班长陈杨的“三不铁律”如同天山雪水般冰冷坚决:不违规操作、不违章指挥、不违反劳动纪律。如今,陈杨的小本子上仍写着《开工天物》里的警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将安全规程编成朗朗上口的方言顺口溜,用“川腔调”唱出雷管检查步骤,以“豫韵脚”押出边坡安全距离,让五湖四海的工友们在哼唱间,把铁律刻进骨子里。
夕阳将戈壁滩镀上一层赤金,好几个身影三三两两围坐在工具堆成的 "小山" 旁,有人甩着沾着粉尘的毛巾,有人擦着汗随地而坐。大家貌似都比昨天愈发帅气,脸上烟熏妆的手法也越是熟练。李必兵对陈杨打趣说道:“昨儿头上脸上到处揣煤渣,今儿怕是把整条矿脉都兜走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陈杨不语掏出快板“哒哒”敲响岩壁:“蜀道难哟~雷管线路更要严!三查五对莫嫌烦,少看一眼塌半边!”微风带走的不只是欢声笑语,还有工装缝隙里的岩粉、安全帽沿的汗碱,以及戈壁烈日烙在他们脖颈上的红痕。安全条例,就这样裹着祁连山的雪水与河西走廊的风沙,渗进每个工人的血脉里。
暮色苍茫中,新一轮爆破进入倒计时。总指挥陈杨如雕塑般立在警戒线外,对讲机里传来各警戒点确认声。“五、四、三……”计数声中,他下意识摸了摸左胸口袋里面装着女儿寄来的平安符,边缘早已磨得发白。轰隆巨响震得戈壁颤抖,烟尘腾空处,规整的爆破面如刀削斧劈,而百米外的警示牌纹丝未动?!堆翁邸酚醒裕?ldquo;防患于未然,智者之功也。”在这片埋着古丝绸之路碎瓷与箭镞的土地上,陈杨们正用钢铁般的纪律与滚烫的匠心,在惊天动地的轰鸣声里,默默修筑着另一条看不见的“安全丝路”。
(江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贺熠 特约通讯员:李达)
(本站资讯、视频等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保证内容有效性。本站所刊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道、图片、图表、标识等,均受著作权法等法律?;?,任何个人或者组织未经明确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摘编或利用本网内容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
(审核:春风)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