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化工高原各项目部坚守初心,扎根“生命禁区”
发布时间:
2025-08-14 09:58
来源:
培塑战斗在“生命禁区”的高原铁军——葱岭项目部
江南化工新疆天河恒远爆破葱岭项目部,作为服务国家边疆资源开发战略的前沿战斗单元,常年驻守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帕米尔高原,为矿山企业提供专业爆破技术服务。
在恒远爆破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葱岭项目部直面“生命禁区”的严峻考验,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锻造出一支善作善为的高原铁军。
1.党建引领铸魂,筑牢思想根基
恒远爆破党支部将政治建设贯穿始终,通过常态化思想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将“扎根边疆、奉献报国”的信念深植全员心中。党支部靠前指挥,党员骨干带头宣誓,在高原极地弘扬新时代“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凝聚起“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磅礴力量,为项目部在“生命禁区”持续奋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2.党建赋能攻坚,锤炼过硬本领
针对高原冻土爆破、复杂岩层精确控制等世界性难题,恒远爆破党支部统筹资源,在项目部一线组建“党员技术攻关突击队”。突击队成员冲锋在前,深入险境勘察,反复试验优化方案,成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制定出适应高原极端环境的《安全高效爆破作业规程》,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创造了高原爆破领域的安全标杆,其技术成果赢得各方高度认可。
3.党员先锋示范,擦亮铁军品牌
项目部党员积极响应支部号召,亮身份、树旗帜、当先锋。他们带头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划定“党员安全责任区”,在最艰苦的岗位值守,承担最危险的抢险任务。凭借严苛的管理和过硬作风,项目部在极高风险作业环境下实现了长期安全生产“零事故”。他们以“守信如铁、履约如山”的服务理念,克服万难确保每一次爆破任务精准高效完成,被誉为“信得过、靠得住、打得赢”的高原爆破铁军。
这支铁军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成为帕米尔高原上保障国家资源开发、服务新疆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和“技术尖刀”,成为新时代边疆建设中高举“扎根奉献边疆”旗帜的“红色堡垒”和“行业标杆”!
昆仑雪域磨砺剑 军魂铸脊攀高峰——和田火烧云项目部
在雄伟的昆仑山脉深处,在平均海拔高达5700米“人类生存极限地带”的雪域高原,江南化工新疆天河和田火烧云项目部发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精神,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在雪域昆仑铸就出一支挑战生命禁区,能打硬仗作风优良的铁拳队伍。
1.极高海拔“闯三关”
和田火烧云铅锌矿区项目部,是江南化工乃至全国在建最高海拔爆破项目,这里地形结构复杂,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50%,极易导致人体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公司对于项目员工的选拔也是优中选优、慎之又慎。首先组织符合条件员工进行体检,体检合格者到达和田红柳滩镇经休整后,由甲方再次组织进行身体健康检测,同时进入高海拔地区适应期,经二次体检合格后,前往和田火烧云项目部,并每日按要求进行健康检测,以保证员工身体状况符合高海拔地区施工作业要求。对此项目经理王继社深有感触:“刚来项目部前3天,每天晚上头疼到无法入睡,只能坐着到天亮。项目部员工将此称为“闯三关”,即头疼呕吐关、气短胸闷关,腹胀乏力关,一般在一周之内能挺过‘三关’者,才能留下来”。
2.极端环境解难题
作为全国最高海拔在建爆破项目,这里常年平均气温介于-42℃至8℃之间,即便在盛夏时节,亦是大雪纷飞。由于常年低温,为解决世界级爆破施工难题——冻土爆破,项目部组建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冻土爆破质量控制(QC)课题小组,精准高效解决了多项在水孔、冰孔、塌孔等复杂条件下影响爆破作业效果的难题。通过细致的参数优化、多次试验以及经验积累,课题小组创新性地提出了“宽孔窄排小延时排间起爆”的爆破网络方案。该方案不仅有效解决了大块率高、存留大根底等问题,而且显著减少了免爆设备二次解小的成本,为高效高质量爆破工程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在2025年的攻坚阶段,项目部创下了单日精准爆破方量10.19万立方米的最高纪录。“即便氧气稀薄,精神亦不减;尽管海拔高耸,标准更提升”!这句标语深植于项目部每名员工心中。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项目部员工在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环境中,克服生理极限,坚守监测岗位,收集爆破震动数据,建立了高原爆破震动数据库,为控制药量使用、实施精细化爆破、突破高海拔爆破作业技术壁垒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3.极限“禁区”筑丰碑
从昆仑垭口的凛冽风霜,到爆破现场的机械轰鸣;从雪山之巅的千年坚冰,到高原冻土的精准布孔;从缺氧环境的生理极限,到氧气面罩下的执着坚毅,一个个高海拔低温地区爆破施工难题被攻破,一个个岩石冻土层爆破施工技术壁垒被打破。项目部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将高海拔低温低氧地区无法进行爆破施工作业的“神话”变为现实,成功开辟了高寒禁区施工通道,为世界屋脊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了里程碑式的丰碑。
当晨光初现,照亮昆仑之巅,那穿越云层的阵阵爆破声,就是这支驻扎在雪域昆仑高原能打硬仗队伍传承兵工精神的铿锵回响!
以匠心铸技艺 用坚守映初心——乌恰地面站 张奎
在江南化工新疆天河公司最西端的乌恰地面站,有一位扎根边疆艰苦一线多年的“战士”——张奎。他凭借精湛的多岗位技能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地面站的生产运行筑牢了坚实屏障,成为全体员工心中的敬业标杆,生动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崇高精神。
1.“四证”显“硬功”
张奎手握电工、焊工、叉车、库管员四本证书,练就“哪里需要就有他的身影”的硬功夫。24年寒冬,生活区洗衣机突发故障,职工衣物滞留脱水环节,湿冷天气里晾晒成难题。他迅速到场,严守“断电操作、挂牌警示”规范,15分钟便排除按钮触点氧化故障,解了众人之急;混装车机械故障危及爆破作业,他凭焊接专长精准修复关键部件,力避生产延误;硝酸铵到货时,他驾驶叉车平稳转运、整齐码放,确保危险品零失误;入库核验时,他敏锐发现物资编号与系统偏差,当即暂停流程、联络厂家,最终确认为手续传递错误,从源头守住危险品管理关口,尽显库管员的严谨细致。
2.“多岗”铸“勋章”
地面站人员紧张时,张奎创下“一日连换三岗”纪录:清晨抢修电路保生产,午后焊接混装车,傍晚加班完成月度盘点。地面站负责人感慨:“有他在,再急再重的任务都让人踏实。”工具箱里常备四岗工具,工作服上的油渍焊痕,皆是他战风沙、斗孤寂的“勋章”。
3.坚守映初心
面对矿区的风沙烈日与长夜孤寂,张奎始终保持钻研热忱,利用休息时间考取证书,把每次故障都化作技能提升的课堂。他以行动证明:技能是立足岗位的底气,担当是战胜困难的利器。扎根边疆,他在艰苦中锤炼本领,在平凡中创造价值,让多岗技能成为应对挑战的“万能钥匙”。这份以边疆奉献为美的坚守,这份践行“身在西极,把一切献给党”的执着,正是天河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的崇高追求!
(江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特约通讯员:杨凯桢)
(本站资讯、视频等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保证内容有效性。本站所刊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道、图片、图表、标识等,均受著作权法等法律?;ぃ魏胃鋈嘶蛘咦橹淳魅肥谌?,不得转载、复制、摘编或利用本网内容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
(审核:春风)
相关下载